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89年  第17卷  第S1期

显示方式:
安徽省淮南煤田刘庄区中日合作勘探的经验——从刘庄中日合作勘探的开展探讨如何提高煤田地质综合勘探工作水平
梁继刚, 邓振琦
1989, 17(S1): 3-9.
浏览量:25 下载量:1
摘要:
刘庄区位于安徽省淮南煤田潘谢矿区的西部,面积约90km2。该区的合作勘探工作,是1980年在北京召开的中日两国政府成员会议上共同商定的,利用日本提供的设备,在中国境内开展煤田地质勘探。合作勘探报告提交后,根据合肥煤矿设计院的要求,又对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成果有目的地进行了验证,1987年12月提交《安徽省淮南煤田刘庄勘探区精查地质报告》,1988年1月由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查批准。
刘庄井田的高分辨率反射地震勘探
唐建益, 汤英侠
1989, 17(S1): 10-20.
浏览量:10 下载量:0
摘要:
由于采用大规模现代化综采技术,需要对一些小型地质构造有更清楚的了解。另一方面,随着勘探深度加大,以钻探为主的煤田勘探费用大幅度增加,这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基于这种现状,不久前在淮南煤田开展了高分辨率地震反射方法的试验和研究,接着在该煤田的刘庄井田采用综合勘探方法,即高分辨率反射地震勘探和钻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精查勘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
MSP在淮南煤田刘庄区勘探中的应用和效果
唐建益
1989, 17(S1): 21-27.
浏览量:27 下载量:1
摘要:
在我国煤田地震勘探中,长期以来完全采用炸药震源。由于钻井设备笨重,农作物生长季节无法施工,因此,常常是半年工作半年闲。加之所用装备适应环境能力差,使地震勘探使用范围,受到得大程度的限制。为了扩大地震勘探使用范围,不久前,我们用 DFS-V 数字地震仪与 MSP(多源处
地震模拟技术及其应用
龚远武
1989, 17(S1): 27-36.
浏览量:25 下载量:0
摘要:
将地震勘探所获信息转化为地质信息是资料解释工作的重要任务。地震模拟技术就是这种能够将测井资料与实际地震记录联系起来的媒介手段和方法。
三种时间深度转换方法介绍
潘平锋
1989, 17(S1): 37-40.
浏览量:17 下载量:1
摘要:
在刘庄中日合作勘探过程中,对地震勘探资料解释中的时间-深度(T-Z)转换方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在不同阶段试用了多种方法,现将我系统尚未采用的三种T-Z 转换法介绍如下,供大家了解和参考。
煤田地震勘探资料时间深度转换的速度标定方法及应用
潘平锋
1989, 17(S1): 41-45.
浏览量:23 下载量:1
摘要:
在煤田地震勘探资料解释工作中,T(时)-Z(深)转换的速度参数向来很受重视。但通常只采用速度谱或地震测井资料获取速度参数,本文介绍一种用钻探深度和地震反射波进行速度标定,然后根据速度变化规律制作层间速度分布图的方法,并介绍该方法在淮南煤田刘庄勘探区的实际应用情况。
二层界面三维偏移归位方法
潘平锋
1989, 17(S1): 46-49.
浏览量:14 下载量:0
摘要:
二层界面三维偏移归位方法采用二层界面倾向可任意变化的三维模型,通过求解地震反射波在两层介质内的射线路径,来完成回声点在三维空间的偏移归位。
DFS—V地震资料采集系统的调校和检验
沈洪林
1989, 17(S1): 50-58.
浏览量:18 下载量:0
摘要:
在中日合作勘探刘庄井田过程中,使用了 DFS-V 地震资料采集系统。为了扩大其使用范围,包括适应米尼-索西机械震源采集地震资料的需要,该系统采用了与 MSP(多源处理机)相配套的方式。MSP 是记录并处理打夯机所激发的并从地下反射回来的地震波的,它本身有着较完善的自检功能。本文总结了这次勘探活动中对系统的技术调校要求,并概述了调试和检验的经验以及仪器保养知识。
煤田地震勘探中的反褶积
赵邦宗
1989, 17(S1): 58-63.
浏览量:16 下载量:0
摘要:
反褶积又称反滤波,是煤田地震资料处理中较主要的手段之一。地震记录道不能像测井曲线那样反映地层的细节,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受纵向分辨的限制;二是地震子波受地层的吸收、衰减而延续过长。
用地震勘探资料预测5号煤层厚度
赵邦宗
1989, 17(S1): 64-68.
浏览量:39 下载量:0
摘要:
刘庄矿区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主要可采煤层5层,其中5号煤层厚度变化最大(0~7m)。据钻孔揭露,中西部该煤层较厚,一般4~6m;东部煤层变薄,有一冲刷带。用钻探控制其边界范围及局部块段的煤厚变化,很不经济。特别是本次勘探采用以地震勘探为主控制构造,钻探工程量相对减少较多(1.4个孔/km2),因此见煤点稀少。这就要求地震勘探提供煤层信息,以作为储量计算圈定级别的工程点的辅助补充。为此,我们在该区进行了用地震勘探资料预测5号煤层厚度的尝试。
中日合作编制刘庄区地质报告的一点体会
陈瑞和, 张子光
1989, 17(S1): 68-70.
浏览量:13 下载量:0
摘要:
由安徽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与日本国新能源综合开发机构合作编制的“刘庄区精查地质报告”,综合地反映了日本的煤田地质工作方法和我国有关的技术要求。报告充分分析利用地震勘探成果,并将其作为有效工程点,初步用于构造解释煤层稳定性的评价和某些地层层段的划分。
刘庄区精查地质报告煤炭储量计算方法及标准
岳大成, 张子光
1989, 17(S1): 71-74.
浏览量:16 下载量:0
摘要:
煤炭储量计算的结果,应当反映出煤层赋存的可靠程度;同时,还须从采掘技术和市场需要出发,考虑煤层的赋存深度、厚度和煤质等计算条件。划分煤层赋存的可靠程度时,以“可靠程度随着到煤层确认点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少”的原则,并要以确认点的密度和地震勘探反射波的确认程度为判断依据。
日本煤炭储量计算方法的应用及评价
张子光
1989, 17(S1): 75-77,20.
浏览量:14 下载量:0
摘要:
储量计算是地质报告编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是煤矿开发建设计划的基础。储量级别的划分、煤层厚度的利用以及地段的划分,都与今后煤矿建设的设计、煤炭生产紧密相关。在长期的煤田地质勘探中,我们已逐渐形成了自己常用的储量计算方法,而且也为设计、生产部门所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