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1年  第29卷  第5期

煤田地质
黄县盆地褐煤与油页岩的泥炭沼泽类型分析
王炳山, 余继锋, 孙玉壮, 李明月
2001, 29(5): 1-3.
浏览量:22 下载量:1
摘要:
对黄县第三纪褐煤与油页岩共生盆地中煤1和油1的煤岩学特征及煤相参数特征的分析表明,黄县盆地煤1形成于较深覆水的森林沼泽,油1形成于湖泊沼泽,而海水侵入控制着盆地的覆水变化,进而影响了植物群落的演化与更叠。
开封凹陷区地温场特征及成因机制探析
王心义, 聂新良, 赵卫东
2001, 29(5): 4-7.
浏览量:62 下载量:3
摘要:
以40眼地热井资料为基础,研究了开封凹陷地区地热系统的地温、地温梯度及地表热流值的分布特征;结合地质构造及地下水活动规律,说明了控制地温分布的因素及地热系统的成因机制。
油气储层有限变形转动场及其裂缝发育区预测——以塔里木盆地大庆区块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为例
孟召平, 彭苏萍, 曹代勇, 张守仁
2001, 29(5): 7-10.
浏览量:34 下载量:0
摘要:
应用有限变形力学理论,建立了油气储层变形位移函数,给出了一种新的恢复储层变形初始位形的方法,实现了储层构造变形应变-转动分离,并以平均整旋角(θ)的梯度作为基本特征量,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大庆区块碳酸盐岩储层有限变形转动场分布;依据局部转动和介质非协调转动产生断裂的思想,对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发育区进行预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盆地分析与宝龙山隐伏煤田的发现
杜刚, 车遥, 胡宝林, 孙景民
2001, 29(5): 11-14.
浏览量:17 下载量:0
摘要:
以宝龙山煤田为例,论述了松辽盆地红层下找煤的方法和依据,利用地震与钻探资料,就盆地的形成机制、盆缘断裂的性质和演化、聚煤作用的时空变化、成煤环境、沉积相的空间配置、含煤性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地震时间剖面的追踪对比、等时界面的连续性、超覆关系及其形态变化和反射波的内部结构等信息,特别有助于确定地层格架、分析断陷盆地形成和发展、探讨盆地的充填演化过程及其控制作用。从而推测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的道老杜-高力板、镇赉-兴隆山、巨流河、瞻余和喜伯营子-宝龙山等次级断陷盆地是煤炭资源重要目标区。
布雅煤矿-井田煤中硫的特征及脱硫方法
徐进, 敬益武
2001, 29(5): 14-16.
浏览量:43 下载量:1
摘要:
从宏观、微观和煤化学几个方面,研究了新疆和田县布雅煤矿一号井田主采煤层中硫的赋存形态、含量、变化规律及成因。并提出几种脱硫方法,对煤矿生产出质量好的洁净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矿井地质
用“几何透视”法定量预测回采工作面内的断层构造
廉法宪
2001, 29(5): 17-20.
浏览量:32 下载量:0
摘要:
采用"几何透视"法对回采工作面内的断层构造进行量化预测。在高差图解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该预测方法的原理、方法,使之更科学合理、精确性更高、适用性更广,并介绍了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应用实例。
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适用地质条件的演化与拓展
傅国庆
2001, 29(5): 21-22.
浏览量:21 下载量:1
摘要:
分析了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所适用的地质条件及其拓展范围,提出了进一步拓展综放开采适用条件的研究方向及内容。
煤层气
利用钻孔资料预测矿井未采区煤层瓦斯含量
汤友谊
2001, 29(5): 23-25.
浏览量:33 下载量:0
摘要:
利用矿井采掘区煤层瓦斯含量实测值,在瓦斯地质定性分析基础上,通过丰富翔实的钻孔资料建立井田未采区适用的煤层瓦斯含量预测公式,从而达到对井田煤层瓦斯含量预测的目的。为大型低瓦斯矿井煤层瓦斯含量预测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多组分等温吸附测试中的体积校正方法探讨
崔永君, 杨锡禄
2001, 29(5): 25-27.
浏览量:29 下载量:0
摘要:
借助于单组分等温吸附特性测试中体积校正的原理和方法,提出多组分等温吸附测试的体积校正公式,同时对多组分吸附相的密度进行讨论并提出计算方法。通过例子表明,多组分吸附实验体积校正前后的相对误差小于纯甲烷。
低温氮吸附法测试煤中微孔隙及其意义
赵志根, 唐修义
2001, 29(5): 28-30.
浏览量:61 下载量:1
摘要:
用低温氮吸附法测试了26个煤样的微孔隙,并对结果作了分析,得出以下认识:低温氮吸附法测出的最小孔的直径只有0.6nm,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煤的微孔隙特征;超微孔比微小孔所占比表面积大得多,占主要地位;煤层中吸收状态的甲烷应引起重视,游离、吸附状态的甲烷比通常认为的要少。
陕西省煤层气资源与勘探开发前景分析
李建武, 张培河
2001, 29(5): 30-32.
浏览量:21 下载量:3
摘要:
陕西省煤层气资源相当丰富,埋深2000 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25624.88亿m3。通过对五大煤田煤储层展布、煤层气含量、煤层渗透率、煤变质特征、煤的吸附性能等条件的综合分析以及煤层气资源量的计算,认为陕西省煤层气开发储层条件比较优越,煤层气勘探开发条件最好的地区为渭北和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韩城矿区可作为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靶区。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藏水文地质特征
王红岩, 张建博, 刘洪林, 秦勇
2001, 29(5): 33-36.
浏览量:53 下载量:6
摘要:
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的高产富集起到重要的作用。沁水盆地南部有多个水文地质子单元,存在地下分水岭,造成煤层气井气水产能动态复杂化。研究区东部边界晋获断裂褶皱带的北段有明显的横向阻水作用,南段地下水径流条件极差,不导水。南部边界的中段具阻水性质,对晋城一带煤层气的保存与富集起到了重要作用。西部边界以安泽为界,北段阻水,南段由导水断层组成。本区内部存在着4条重要的水文地质边界。其中寺头断裂是一条封闭性的断裂,导水、导气能力极差。在沁水盆地的大宁-潘庄-樊庄地区,地下水以静水压力形式将煤层中的煤层气封闭起来。在寺头断裂西侧的郑庄及其附近地区,地下水径流强度可能较弱,较有利于煤层气保存。大宁-潘庄-樊庄一带为等势面"洼地"滞流型,煤层气富集条件好。
路基边坡的植物防护方法
汪益敏, 汪良旗
2001, 29(5): 37-39.
浏览量:24 下载量:0
摘要:
针对目前公路边坡防护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较系统地介绍了多种路基边坡植物防护方法,并指出了公路路基边坡植物防护方法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鲁西南浅层高氟地下水成因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
鲁孟胜, 吴恩江, 李明建
2001, 29(5): 39-42.
浏览量:32 下载量:1
摘要:
鲁西南京杭运河以西的大部分地区浅层地下水氟含量普遍偏高,最高达6.0 7mg/L,是地方性氟中毒症高发区。根据巨野煤田勘探期间在巨野、郓城、嘉祥等地进行的浅层地下水(埋深<2 0m)水文地球化学调查资料,结合本区地形、地貌、气候、岩性等因素,对浅层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高氟地下水的成因机理进行了研究,指出本区地下水氟的富集主要与pH值、矿化度、HCO3-、Ca2+、Mg2+含量有关,计算了F、Ca、Mg 3种元素的组分浓度以及几种固相沉积物的饱和指数,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多孔介质中悬浮质的淤塞作用对悬浮液渗流动态的影响
成春奇, 张丹, 郑高升
2001, 29(5): 43-45.
浏览量:39 下载量:0
摘要:
定量地预测悬浮质在导水介质里流动过程中的淤塞作用及其对浆液流动动态的影响有助于合理地设计注浆工艺和控制注浆过程。表述悬浮质在多孔介质中的淤塞作用及其对流动状态的影响的数学模型由三个微分方程组成,即:悬浮质运移方程、悬浮质沉淀动态方程和悬浮液流动方程。用有限差分法对定流量和定边界水位差二种条件下多孔介质中一维流悬浮质淤塞问题的求解结果证明:由于淤塞作用,悬浮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总是呈非稳定流,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在定流量条件下,流场中水力梯度逐渐增大;在定边界水位差条件下,流场中的流量则逐渐减小。
国家庄矿-210m北大巷突水原因分析
卜昌森, 梁明, 曲修术
2001, 29(5): 46-48.
浏览量:45 下载量:0
摘要:
肥城矿区国家庄煤矿-210 m北大巷曾发生突水量高达32 970 m3/h的突水事件,出水点附近地质构造复杂,含水层互相对口接触,这一大型突水是承压水沿断裂构造薄弱带突入巷道所致。
煤田物探
炮点位置偏离对叠加的影响及其校正方法
王辉, 刘天放
2001, 29(5): 49-52.
浏览量:52 下载量:1
摘要:
在地震勘探过程中,由于地形、设备、人员疏忽等因素,不可避免地出现某些炮点的实际位置与最终输入到计算机建立空间属性的位置有所偏离。这不仅影响到静校正、动校正的精度,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抽道叠加,使来自地下不同反射点的信号叠加在一起,导致错误的结论。本文对炮点位置偏离对叠加的影响作了具体的分析,并介绍了炮点位置检查和校正的方法,这对地震勘探信号的精确处理有一定意义。
无线电波坑透探测在大同煤田的应用研究
李兰亭, 侯吉祥
2001, 29(5): 52-55.
浏览量:19 下载量:0
摘要:
通过大同煤田大量的坑透探测工作,总结了断层、陷落柱在坑透中的曲线特征,并例举分析了测区坑透资料及采后验证情况。实践证明,坑透探测必须经过大量的验证工作总结经验,才能使此技术在大同煤田得到准确的应用。
煤层裂缝的声波扫描成像测量
韩绪山, 张景考, 刘振祥, 林政挺
2001, 29(5): 56-57.
浏览量:26 下载量:2
摘要:
煤层中的裂缝是煤层气勘探和开发的重要参数。利用声波扫描图像可以观察出煤层中的裂缝发育程度、裂缝的产状,并可以分析出裂缝产生的力学性质,给煤层气储层的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矿井物探
地震勘探技术在石膏矿开发中的应用
郁万彩, 许崇宝
2001, 29(5): 58-60.
浏览量:54 下载量:0
摘要:
在国内首次将地震勘探技术系统地应用于石膏矿床的开发,控制了石膏层赋存状况和构造特征,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
井下电法超前探测方法及其应用
刘青雯
2001, 29(5): 60-62.
浏览量:20 下载量:0
摘要:
通过阐述井下电法超前探测原理及井下全空间影响因素,从提高探测准确度着手,提出了三点-三极超前探测方法、施工技术、解释方法。其特点是能避免掘进头后方巷道及层状地层电性变化的影响,突出巷道前方的地质异常,大大提高了准确度。
探矿工程
钻井液流变参数自动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张家田, 李新华
2001, 29(5): 63-64.
浏览量:63 下载量:0
摘要:
为了科学地评价钻井液性能质量,要实时动态检测钻井液的流变性。钻井液流变参数自动检测系统,实现了计算机控制、实时自动检测循环钻井液流变性的目的。系统软件的设计与模型建立,提出了一种新的钻井液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