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3年  第31卷  第3期

煤田地质
安徽淮南煤田阜凤推覆体之下的伸展构造及其形成机制
张泓, 郑玉柱, 郑高升, 王绳祖
2003, 31(3): 1-4.
浏览量:47 下载量:0
摘要:
报道了淮南煤田阜凤推覆体之下包括犁式断层面、反向正断层、滚动背斜和小型负花状构造在内的伸展构造。这些伸展构造很显然是扬子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在三叠纪碰撞时,大别山造山带前陆位置岩石圈弯曲导致地壳上部产生非弹性变形的结果。根据大别山造山带的形成及相邻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判断,淮南煤田阜凤推覆体之下的伸展构造是在印支期初露端倪,燕山早期(早侏罗世)定型,燕山中晚期(中—晚侏罗世)就位的。
不同变质类型煤的XRD结构演化特征
李小明, 曹代勇, 张守仁, 邢秀云
2003, 31(3): 5-7.
浏览量:24 下载量:2
摘要:
通过对大别造山带前陆盆地石炭纪含煤岩系高煤级煤的X射线衍射分析,探讨了高煤级煤基本结构单元的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构造应力作用提高了“煤晶核”BSU的延展度和堆砌度,使面网间距减小。
汝箕沟晚中生代玄武岩的确定与煤变质作用关系简论
高山林, 李芳, 李天斌, 吕昌国, 陆彦俊
2003, 31(3): 8-10.
浏览量:23 下载量:1
摘要:
汝箕沟矿区无烟煤产于侏罗纪地层中,在宁夏地区中生代煤中变质程度最高。本文简述了汝箕沟矿区变质煤系的基本特征,首次论证了该区早白垩世晚期玄武岩的发育是引起煤层变质的最直接和主要原因,并简述了该玄武岩的特征、发育构造背景及其区域意义。
河南板内北纬35°构造带的主要特征
谢洪波, 赵鹏举, 申江, 宁超, 王恩营, 康继武
2003, 31(3): 11-13.
浏览量:31 下载量:0
摘要:
从河南板内35°构造带地质历史时期的跷板式升降,以及构造带南北两侧成煤环境、构造差异、煤变质分带等方面,论述了河南板内北纬35°构造带的主要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矿井地质
煤油气共生矿井的采面瓦斯涌出预测
王生全
2003, 31(3): 13-16.
浏览量:20 下载量:1
摘要:
以煤系含油气的陈家山煤矿综采工作面瓦斯地质资料为依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方法,在研究影响采面瓦斯涌出量主控地质与生产因素的基础上,借助人工神经网络理论中的BP网络方法,建立了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的BP网络模型。通过误差分析及实际应用,证明将关联分析与BP网络结合起来开展采面瓦斯涌出量预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煤层气
东濮凹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集层发育特征研究
何子江, 袁先春
2003, 31(3): 16-19.
浏览量:14 下载量:0
摘要:
运用岩心观察、测井、氧碳同位素和包裹体测试等方法,对东濮凹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集层进行研究,得出本区下古生界储集层发育特征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即兰聊断层上升盘为Ⅰ类储集层发育区,高平集断层以南为Ⅱ类储集层发育区,高平集断层以北为Ⅲ类储集层发育区。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深层成岩作用及次生孔隙发育特征
袁静
2003, 31(3): 20-23.
浏览量:22 下载量:1
摘要:
通过钻井取心分析测试、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对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深层成岩作用和次生孔隙发育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深部碎屑岩地层经历了强烈的压实压溶作用和胶结作用、复杂的交代作用和多期次的溶解作用,原生孔隙消失殆尽。胶结作用是降低深层孔渗性能的主要因素,方解石类、黄铁矿、高岭石、绿泥石等成岩矿物的大量析出与次生孔隙发育密切相关;溶解作用使深层碎屑岩产生粒间溶孔、溶缝、溶蚀填隙物内孔隙和铸模孔等次生孔隙。从晚成岩A期到晚成岩C期,有机质成熟过程、粘土矿物转化、烃类与硫酸盐矿物的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等造成的酸性地层水介质,使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深部碎屑岩储层在不同构造部位分别发育2~4个次生孔隙发育带。
交变电磁场作用下煤吸附解吸电磁改性研究
许考, 刘明举, 刘彦伟
2003, 31(3): 23-26.
浏览量:42 下载量:0
摘要:
用容量法对焦作朱村矿变质无烟煤在不同频率的交变电磁场中吸附解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频率的交变电磁场作用下,煤吸附CO2、N2仍旧符合Langmiur方程;交变电磁场减弱了煤的吸附能力,减小了吸附常数b值,但饱和吸附量(a值)基本上不变,是典型的表面改性现象。
惠民凹陷含煤地层生气潜力分析
陈永红, 林玉祥, 姜慧超
2003, 31(3): 26-29.
浏览量:24 下载量:0
摘要:
从有效气源岩的概念出发,通过实验测定了该区含煤地层最大吸附气量,结合模拟实验中产气量与总有机碳(TOC)、热解生烃潜力(S1+S2)、氢指数(HI)、最大镜质组反射率(Rmax)等指标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不同演化阶段煤系地层有机质生气潜力下限及各指标适用范围,并据此对惠民凹陷石炭二叠系煤岩、泥岩等气源岩进行了评价,证实了该区煤岩和泥岩可以作为有效气源岩。该成果对该区的煤型气勘探有一定指导作用,对渤海湾盆地其他地区煤系源岩评价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沁水煤田南部煤层气构造控气特征研究
魏书宏, 韩少明
2003, 31(3): 30-31.
浏览量:20 下载量:1
摘要:
从构造对煤层、煤层气的生、储、存的控制作用出发,对晋城矿区大宁二号、潘庄一号、二号和樊庄四井田的地质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构造对煤层气赋存的特征,预测出各井田中间部位为富集带,是开发的首选目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三轴条件下软岩变形破坏过程的CT图像分析
丁卫华, 仵彦卿, 曹广祝, 蒲毅彬
2003, 31(3): 32-35.
浏览量:28 下载量:1
摘要:
采用X射线CT方法对一种软弱粉砂岩在三轴压缩条件下的变形破坏过程进行了实时观测,获得系列CT图像。软岩破裂成核现象在远离强度峰值前发生,完整岩石试件裂纹从外向内传播,裂纹演化基本方式表现为扩张和扩展的交替性。软岩屈服现象的本质是CT尺度裂纹演化,裂纹演化是软岩在峰值强度前的主要细观过程。
矿井突水水源类型判别模型及其系统实现
张永泰, 姜在炳
2003, 31(3): 35-37.
浏览量:15 下载量:1
摘要:
系统介绍了矿井突水水源快速识别系统的组成,阐述了煤矿突水水源判别的3种数学模型及其适用条件,从应用的角度介绍了该软件的使用步骤。采用该系统软件可高效准确地完成未知样品的水源类型判别,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大型桩-筏基础筏板竖向位移及位移差变化特征
宋金良, 龚晓南, 凌道盛
2003, 31(3): 38-42.
浏览量:22 下载量:0
摘要:
采用桩筏土共同作用分析法对筏板竖向位移及位移差随板厚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指出:随板厚变化,筏板位移具有分区性,板心位移及板边位移在各自的特征厚度附近较小的厚度范围内变化最快,荷载水平对特征厚度基本没有影响。
粉煤灰混凝土在矿井支护应用中的可行性研究
王立峰, 成春奇, 朱向荣
2003, 31(3): 42-44.
浏览量:14 下载量:0
摘要:
在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粉煤灰代替部分砂和水泥应用于井下巷道锚喷支护混凝土配料的可行性,讨论了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结合井下初步应用性检验,确定了粉煤灰作为喷射混凝土掺合料的最佳掺量和配合比。
煤田物探
微型检波一体化三分量地震仪及其应用
王怀秀, 彭苏萍, 朱国维
2003, 31(3): 45-48.
浏览量:17 下载量:0
摘要:
讨论了一种微型便携式地震仪的设计思路,该仪器具有本安防爆,重量轻、低功耗、高精度、高采样率等特点,内置三分量检波器,采集数据原位数字化且原位存储,能极大限度地抵抗外界干扰,提高采集信号的信噪比,实现了地震勘探检波一体化的理想采集条件。该仪器适用于恶劣环境条件下的高精度浅层多波勘探,如岩土体强度的原位测试、残余煤厚探测与工程检测等。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该仪器应用范围广阔。
低频谐变电偶极源激发的地下电磁场的闭式解
闫述, 傅君眉
2003, 31(3): 49-51.
浏览量:27 下载量:1
摘要:
研究偶极子源产生的电磁场在地下或水下无线电通信和地球物理勘探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偶极子和介质的作用往往导致Sommerfeld型积分的解。为了深入揭示电磁波在地下的分布与传播规律,本文针对有耗媒质中为获得大探测深度和长距离通信使用的低频发射天线,在准静态近似条件下导出了水平电偶极子产生的下电磁场Sommerfeld型积分解的闭式表达式。这些公式适用于任意场区和除奇异点以外的任何场点,与数值积分相比,可显著提高计算速度。利用闭合表达式,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新的场区划分方法。
瞬变电磁测深波场变换中波形展宽原因探讨
华军, 蒋延生, 汪文秉
2003, 31(3): 52-56.
浏览量:27 下载量:1
摘要:
波场变换技术使瞬变电磁测深反演应用层析成像技术成为可能,但变换后得到的电磁场量波形随偏移距和地层电导率的增大而展宽,严重影响着反演的空间分辨率。本文通过导出的大回线圈在均匀无耗媒质中的阶跃响应之解析表达式,分析了大回线圈的辐射场波形宽度与场点坐标的关系。应用这一关系和大地感应电流空间分布的特点,讨论了波形展宽的原因,并指出,波场变换中波形展宽是由于大地中感应涡旋电流在空间上呈体分布的特性所造成的。
利用连分式定义瞬变电磁法全区视电阻率研究
翁爱华, 陆冬华, 刘国兴
2003, 31(3): 56-59.
浏览量:33 下载量:1
摘要:
介绍了一种新的全区视电阻率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连分式迭代求解非线性方程技术,直接对均匀半空间电偶源瞬变电磁法观测的垂直磁场与电阻率的非线性方程直接求解。利用该数值方法对层状介质进行了理论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连分式方法可直接求出反映地电断面结构的瞬变电磁法全区视电阻率。
瞬变电磁测深的微分电导成像
李貅, 全红娟, 许阿祥, 马宇
2003, 31(3): 59-61.
浏览量:26 下载量:0
摘要:
通过对等效导电平面方法原理的阐述,指出了利用视纵向电导参数进行瞬变电磁测深资料解释的优越性。同时,为了提高对电性层位的分辨能力,在明确电导及其导数曲线物理含义的基础上,采用B样条函数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实现了电导参数的微分成像。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法的成像结果与其他反演结果吻合较好,其“电性同相轴”以直观、形象的面貌清晰地展示了电性界面的分布形态。
探矿工程
PDC钻头布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刘建风, 胥建华
2003, 31(3): 62-64.
浏览量:26 下载量:2
摘要:
合理的布齿是保证PDC钻头有优良工作性能的关键。目前常用的PDC钻头布齿设计方法是图解调整法。该方法速度慢,设计工作烦琐,工作量大,效率低,不符合PDC钻头布齿设计灵活的特点,而且有时会出现不必要的误差。本文在讨论PDC钻头布齿设计特点的基础上,叙述利用CAD进行PDC钻头布齿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介绍PDC钻头布齿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内容和编制原理。